计量检测的重要性
发布日期:2019-03-29 作者:华维计量检测 点击:
“秦始皇共同全国后,推广‘一法度衡石丈尺、车同轨、书同文’,公布共同度量衡诏书,制定了一套严厉的度量衡准则,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准则奠定了根底。中华文明源源不绝,而度量衡是中华民族的陈腐文明与才智的结晶,数千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和民族的观念风俗中,前史悠长,博学多才,其影响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,广泛出产、日子的各个领域,对我国社会、经济和科技进步都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。特别是20世纪以来,跟着现代学术视界的敞开,学者们逐步开端以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读度量衡文明,审视和点评度量衡展开史,计量文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一、名人名言话计量
聂荣臻:科技要展开,计量须先行。
朱镕基:原材料、工艺和计量检测是现代工业出产的三大支柱。
钱学森:没有计量作业的现代化,要完成四个现代化是不行能的。
门捷列夫:没有测量,就没有科学。
华盛顿:联邦中央政府行政权主要有六项,即军事权、外交权、度量衡管理权、通邮权、制币权和缔约权。
二、计量的人文考虑
(一)木杆秤典故
木杆秤为16两制,运用了不等臂的杠杆原理。秤杆所用的木是红木,秤星是用银丝做成。十六两的秤星即北斗七星、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。秤星朝天,天人合一,公平生意。少一两,损福;少2两,失禄;少三两,折寿。
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讲夸姣指数,其实老祖宗对夸姣指数已经有了很好的定位,那就是“五福”,即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、善终,浓缩了就是“福禄寿”。
(二)国际单位制命名的准则
国际计量单位在书写方面有大小写之分。在国际计量单位中,凡是运用科学家的姓名,计量单位的符号一概用大写,如:牛【N】、瓦【W】、安【A】、开尔文【K】。只有一个破例,就是升l【L】,因为小写的字母“l”跟阿拉伯数字“1”的书写很像,为了区分开所以单位符号就用了大写L。
(三)技术监督行徽及其含义
1995年规划的技术监督行徽,主要思路来源于“没有规则不成方圆”。外构成正三角形状,代表肩扛三部大法(《计量法》、《标准化法》、《产品质量法》),为了三者的利益(国家的利益、公民的利益、社会/企业的利益),完成“三个有”(有为、有威、有位)
(四)前史人物与计量
前史上有两个朝代虽然在位的时刻很短,可是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影响。一个是秦朝的国体和长城;二是隋朝的科举制和大运河。
1、商鞅。
“废井田、开阡陌”。从度量衡下手,走强兵富国之路。把井田制的1亩地100方步,改为240方步;共同赋税;操控铜权、铜尺、铜方尺发放各地,共同量制。当时1步约为6尺,1尺约合23.1厘米;斤约合253克,1升约合200毫升。
度量衡中,度是指长度;量是指容量;衡是指重量。
2、秦始皇。
秦始皇吞并六国,共同天下。共同钱币、共同文字、共同度量衡。宣告诏书,相当于现在的法令;控准则量衡用具、加封鉴印,相当于现在的计量用具制造答应准则。二月、仲秋度量衡全国共同校验,相当于现在的强制检定和周期检定。施行重典、言出法随,轻则鞭笞,重则株连十族。
毛主席对秦始皇的点评:读《封建论》呈郭老(一九七五年八月五日)。劝君少骂秦始皇,焚坑事业要商量。祖龙魂死业犹在,孔学名高实秕糠。百代多行秦政法,十批不是好文章。熟读唐人封建论,莫从子厚返文王。(摘自《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》第十三册,中央文献出版社,一九九八年一月版)
3、朱元璋。
朱皇帝杀贪官,整肃计量用具,清查假账。定出规则,记账数字一概大写。
计量史的启迪是:计量全部或一部分作业永远是国家行为,是国家稳定、调和展开的公器。
三、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日子中的位置和效果
(一)计量与国防
“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不行短少的技术根底。国防计量更是重要。”(聂荣臻)
“质量没有第2次,计量没有‘不确定’。”(西昌航天基地、航天航空的慷慨激昂)
(二)计量与科技
(三)计量与工业
计量检测称为工业的眼睛。
“没有标准,无所谓质量;没有计量,无所谓标准。” (质量、标准、计量之间的关系)
(四)计量与买卖
大宗原材料、物料、石油、粮食、矿石等都是经过计量方法来完结买卖和交割的。
(五)计量与节能
“要节省先计量,要节能早计量,要节材用计量。”
(六)计量与民生
“计量关爱着每个人,计量呵护着每一天。”
人的每一天与计量是如此的相伴,人的终身也是如此与计量相连。
(七)计量与诚信
计量的一切都是人为的,人为地设立计量单位,人为确定基本单位的计量定义。正因为计量是人创制的,所以“诚信”是它的魂灵。如果说没有文明,计量是苍白的,那么没有“诚信”,计量是虚弱的。计量应当是诚信的首善之区,诚信是计量的生命。
相关标签:计量检测,计量检测价格,深圳计量检测,东莞计量检测,惠州计量检测,广州计量检测,计量检测机构
最近浏览:
- 《数字多用表校准仪》仪器校准规范通过省级审定 2020-04-03
- 额温枪怎么校准 2020-08-18
- 关于2022年国庆节放假调休的通知 2022-09-30